第三方帐号登录

第三方帐号登录

使用邮箱登录

找回密码

全站搜索 传播新资讯,发掘源创意!

专栏《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不要无意义的修饰 No meaningless ornament

2019-08-30  9954


格物者专栏 《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不要无意义的修饰

No meaningless ornament

怎么做:在你画每一个点、线、面的时候都问问自己它为什么会在那,或是为了平衡画面,或是为了连接画面,或是为了延伸画面,或是为了引导画面等等。

为什么这么做:没有意义的修饰就像清水里的一滴墨汁,完全带来不了美感反而显多余,大煞风景。

冗余的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去掉多余装饰的设计更适合快速的现代社会。

“less is more”这个说法最先出现在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1855年写的一首诗中,后来著名的简约派建筑师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把它变得更为知名。“少即是多”意味着简单、清晰和把多余的冗余剥离掉,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设计拥有一种能力, 能传达文字所无法表达的意思。少即是多则是设计的黄金法则,即更少的设计折射更多的想法,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这种极简的态度影响波及全球,改变的不仅是艺术与产品设计,还有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划。

简约的出发点是“用户”

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和适应性强的产品,而说明书、操作向导、角色指引都是虚假的简约。这就说明真正的简约应该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做到显而易见和不教自通。

实现“有效简约”的内核和出发点是“用户”,这和User-Centered-Design的设计原则不谋而合。而任何一款产品的用户都是具有多样性,你所设计的产品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类型的用户。一款产品的用户通常划分为:专家用户、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三大类。一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主流用户。他们在用户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也决定着用户体验金字塔的基石。

专家用户:这类用户愿意探索、研究产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常以极客为代表;

随意型用户:这类用户不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技术,但是当不得不去改变时,也会向新产品过渡;

主流用户:这类用户相对于其他两类用户来说占大多数,他们在使用新产品时并非为了新的技术和创意,而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或需求而使用。

设计的发展并不全是加法

 设计的发展从十几年前至今,更多的是在做减法而不是像我们臓想的那样,不断的加入新的元素。比如现代的设计总是很少见到从前无处不在的字体特效,富有立体感的投影,五花八门的背景图案……其实这就是设计发展的必然现象。

当年,初入设计专业,我们学会PS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所学的技法都展现出来,证明自己会这些技法,而这个时候完全忘记了设计的本质,仅仅把设计当成了软件技法或者其他设计表现的“练习”。这就是初级设计者与优秀设计师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懂得设计的本质,宁缺毋滥

在我们欣赏优秀作品的时候,总是会有干净清晰、舒适享受的视觉感受。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设计的本质,通过软件但不仅仅局限于软件的技法。这是设计要达到的目的,一切违背这个本质的技法都是不可取的。

设计者总要经历过度设计,才懂得的什么叫本质的设计。或许有的时候我们给文字加投影,并不是想加入奇怪的效果,只是想让文字更突出一些,但是这里要记住一点,优秀的设计者都会用最少的元素,来达到最好的表意,仅仅想让文字突出一 些,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法,或许可以增强对比,或许可以增加周围留白,或许可以改变字体颜色。多尝试不同的方式,找到最简单并且效果最好的那一种方式。

留白是设计中的“必选项”

留白在设计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元素,留白本身也就是一种细节,优秀的设计者无一不擅长留白。

“留白并不是刻意的,填充才是刻意的。”初学者喜欢在本该留白的地方加入奇怪的元素,让画面更“丰富”。其实画面的正负空间平衡才是好的设计,负空间就是指留白,当页面构图失衡,主要信息都在左边,右边比较空的时候,怎么办呢?或许一条线,一个图案的点缀就够了。

产品设计中如何应用“less is more”的原则?

提起产品设计,最先考虑的就是产品的主要功能,设计师总是会在设计之前,幻想用户可能需要的功能然后再进行堆叠罗列,排列组合成各个菜单下的功能点。在这个阶段擦亮眼睛分清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去做减法。这时就需要用上“less is more”理论来说服你的大BOSS。

功能的简化需要逻辑上的推导,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也许对筛选会有很大的帮助:1、产品服务的主要受众是谁?2、哪些功能是客户目前迫切需要的?哪些是辅助型功能?3、产品未来的使用场景有哪些?4、归类整合好的产品模块是否需要按照主次功能再排序?这些问题都思考过后就能帮实现你化繁为简。

极简即美,一种诗意的艺术

在极简主义设计中,最典型的案例非“ins”风莫属。“ins”是instagram的代称,这种类似照片墙的图片分享社交应用逐渐演变为一种设计风格,北欧冷淡、日系静寂、美式乡村、清新田园……虽然风格迥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简约”二字,房间墙壁大面积留白,或是几何图案、流线型设计贯穿期间,配以绿植、抽象画、蜡烛香薰、玻璃制品、铁艺收纳等等,营造一种“轻生活”的氛围。

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在"无印良品"的产品、平面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形式追随功能"、"忠实于原材料"、"少即是多",这三条戒律使"无印良品"被当代消费者接受,并使得这一品牌得到了较高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关于极简主义风格,也许每位设计师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理论,这当中我最认同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的看法,他认为好的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仅仅只是一半,更多的应该是留给使用者充足的想象空间。

A Piece of Cloth系列,一块布就可以成就一件衣服,是三宅一生设计理念的根本,简单实用,功能性组成了那个时代的主题。

Wrapped Torso系列,1988年“我爱褶皱”系列面世,褶皱面料可以随意一卷,捆绑成一团,不用干洗熨烫,要穿的时候打开,依然是平整如新。这个设计使三宅一生声名鹊起,成为贯穿其后期设计的一大主题,更成为他最标志性、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专栏作家

许方雷

格物者创始人

“格物”精神倡导者,推究事物原理

近年来,探索“创业”与“创意”,文化与商业融合。设计作品多次获得日本、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国内外设计奖项。作为中国设计平台联盟发起人之一,致力于推动中国原创设计产业,专注“工业设计”。

《100点创新设计方法》,是格物者通过案例总结和方法归纳,总结出的100个设计小方法,新华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方便携带的口袋书,让你在路上,在闲暇时,利用琐碎的时间来品味的方法创意书籍,可以直接应用到你的创意工作中,随意翻开一页,都是一个方法,让你俘获灵感,100点创意妙招,我们送你啦!

ISBN:978-7-5166-119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10136号

专栏内容刊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创意世界》杂志期刊,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100点创新设计方法》文章:

1.《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释放天性 The release of nature

2.《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用更加生动的方法 With a more vivid method

3.《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饥饿法 Hunger

4.《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参考资料书籍或网络 Referenced books or websites

5.《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关键词法 The key words

6.《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便签法 Sticky notes

7.《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目录法 Directory

8.《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剪辑法 Clip

9.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记录观察法 Record and observation

10.《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照片法Photos

11.《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录音法 The recording

12.《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音乐法 Music

13.《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14.《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分享 - 格物者设计分享 Share

15.《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直觉 Intuition

16.《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联想-异形异物 Associating

17.《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臆想 Imagine

18.《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产品体验 The product experience

19.《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偏好 Preferences

20.《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公司进化定位 Company’s evolving positing

21.《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历史文化典故 History,culture and stories

22.《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文化禁区Cultural taboos

23.《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情感设计 Affectional design

24.《100点创新设计方法》系列 —— 行为习惯 Behavior and habits



诚邀设计同行分享干货、文章、报告等
投稿请发邮件 yaqi@gewuer.com
新闻报道及人物专访 804509071
0   8385

文章评论(0)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