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帐号登录

第三方帐号登录

使用邮箱登录

找回密码

全站搜索 传播新资讯,发掘源创意!

文化沙龙刘小康先生《知竹》分享会6月1日在京举办

2019-06-02  11052

刘小康,1958年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他是一位崇尚自由、不墨守成规的男人;一位 “任性” 的设计师;一位终年都会遵循自己内心声音去做设计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老顽童,圈内好友称其 Freeman。他是国际著名设计师暨艺术家,靳刘高创意策略创办人,铜紫荆星章获得者,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香港设计总会秘书长(FHKDA),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成员(HKDC)。

感知“竹与生活”密切关系,体验竹与设计艺术完美融合理念,刘小康先生于2019年6月1日在京举办独家分享会,以《知竹》为主题,分享他“知竹、爱竹、赞竹、敬竹”的故事,同现场广大设计师及爱好者畅谈他的设计理念并进行交流互动。

谚语有谓:“知足常乐”。“竹”的普通话发音与“足”相近,其实,知“竹”也是快乐的。竹子确实可以满足人类生活众多方面的需要。竹子在西方植物学的角度被定性为木质草科,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则“不刚不柔,非草非木”,与草木皆不同。全世界的竹子种类共有1250多种,其中约有100多种可用于商业开发。《康熙字典》中,竹字部首字共968字,其中竹器物字共495字;《辞海》中,常用竹器物字共223字,可见竹子的用途是多么广泛。竹子在中国人及至亚洲人的设计角度里,是从文化层次及生活情感出发,以竹喻人。相对西方的角度,竹子是一种环保简约的物料,反映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彼此出发点有异,形成有趣的探讨议题,比较相方的竹设计,并从当中找到共识,从中找到竹子在今天的意义。是次展览的策划主要从两点切入:竹子为象征的文化精神和竹子在生活里的应用。展览展示的是一次世界性的竹子考察及最具前瞻性的竹设计展览,将关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竹设计,分为五个部分呈现:

意:文化之竹

艺:工艺之竹

器:日用之竹

境:建筑之竹

悟:创新之竹

在此前举办的知竹展上,邀请了来自欧洲及亚洲共66位设计师及或参展机构,展出逾150件竹设计作品、珍贵图片及装置。我们会以“竹生活”为概念,并从文化、现代设计及科技提升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其中包含了对竹传统的应用、欣赏,和现代设计从中得到的启发。现时世界流行的LOHAS (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是一种生活方法,又可说是慢生活;将来,又会否有一种“竹生活”呢?

刘小康,1958年生于香港,有人说他是一个老顽童,圈内好友称其 Freeman。他是国际著名设计师暨艺术家,我们系统的整理下Freeman的作品。

刘小康的椅子情怀

如果你看过刘小康的作品展,我想,有一副作品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係香港人”,作为香港著名艺术家,从事设计逾30年,获誉无数。生于香港的刘小康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奇,他通过“椅子戏.文字记”的系列作品,向我们呈现了香港的变化,也讲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态度。

苏州诚品书店举办的刘小康 “椅子戏· 汉字记” 展览

“透过椅子与书法的结合,我希望书法变得可以供人触摸,通过身体的接触感受到笔势的神韵。” 成长于香港的刘小康,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早年受华人设计教父靳埭强和台湾知名书法家董阳孜的影响,他开始研究汉字的结构美学和处理汉字的手法,并逐渐把研究所得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

《椅子书法》海报

1984年以来,刘小康一直透过椅子探讨不同的话题:由最初个体位置的象征、男女或阴阳的契合、群体的共存,再到人与自然的共生……随着议题的转变,椅子也由平面变成立体,成为家具、雕塑,甚至公共艺术品。“当年,我在剧场海报《我是香港人》中开始使用椅子的意象。在那幅海报上,一个人坐在半中式半英式的椅子上,认真思考自己的身份。” 或许,坐在那张椅子上的人就是刘小康本人的化身——当时的他,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他渴望表达,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沟通。

话剧《我係香港人》海报

“我喜欢不同朝代的椅子,用椅子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性等等问题的思考。”在代表作《椅子书法》系列作品中,刘小康展现出游刃有余的功力,把极具美感的书法形态融入不同朝代款式的椅子上,让优美流畅的线条灵动起来,汉字与设计的结合浑然天成。

DUO 系列作品

在苏州诚品书店开幕的 “椅子戏·汉字记” 个展上,刘小康标志性的椅子设计结合传统汉字、书法等元素诠释出形态各异的社会关系,蕴意极为巧妙。展览中,不仅有他以椅子为灵感创作的一系列海报、还有其依据五行、书法、竹器等概念衍生的诸多跨界设计作品,更有以高低、平衡、多寡、分合、背向等造型大异其趣的多件椅子实物作品。

想赚钱就别做设计师

刘小康坦言,早年较为在意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分界,但随着时间推移与经验累积,自己逐渐将两者融合,近年则更加关注艺术和设计在产业方面的发展。以这次个展作品为例,包含了取材自台湾知名书法家董阳孜的书法笔触和线条,融合设计概念转化为创新的平面设计作品,甚至生产为日常生活可见可用的器物与家具。

为纪念香港回归设计的海报作品

“总有年轻人问我,怎样通过做设计赚大钱?我的回答是,你要想赚钱就去做别的事情吧,做设计通常是赚不了大钱的。” 刘小康的话很实在,他扶了一下黑框眼镜继续说:“也不要老想着作品能不能得奖的事,没太大意义。以前我设计的海报得奖很多,但基本上没人看。相反做产品设计,很多没有得奖,但购买的人相当多,就是存在影响力啊。”

三十余年的设计生涯,让刘小康感慨,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不能只爱设计,一定要多关注其他领域的事。” 如今,刘小康的新作更显成熟与持稳。在他看来,这是经验渐深、阅历渐长的缘故,一言以蔽之即是岁月对他的犒赏。“海报、标志、包装、书籍、雕塑、舞台、空间装置……我统统都涉及过了,未来我肯定会去做一些更特别的设计。” 因为设计门类驳杂,刘小康被同行调侃为 “杂家”! 对他来说,用一种做游戏的心态天马行空地创作,很 High、很快乐。

共生(symbiosis)

刘小康自嘲,圈内好友都习惯叫他的英文名 Freeman,他喜欢这个恰如其分的昵称。因为自己真的是一个崇尚自由、不墨守成规的男人。与刘小康有着数十年交情的艺术史学者、批评家杭间,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友:“小康就是一个老顽童,很像周伯通的性格,有着魏晋文士的叛逆。他也是一个极度敏感又内敛的人。” 换作大白话,他是一个 “任性” 的设计师,一个终年都会遵循自己内心声音去做设计的人。用刘小康自己的话说,自己生性内向,只是在创作的时候才会一反常态,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就好似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平时一副呆板面孔,但只要拿起纸和笔,他的情绪就会瞬间被点燃,整个人随之 “癫狂” 起来,获得无穷无尽的灵感。

本土设计要多元性、包容性和实验性

在现今香港各界和设计界或许是时候要回顾一下香港本地创意文化是由什么年代、什么事情、什么人建构出来,年轻一辈对以上所说的未必熟悉,但昔日那股多元性、包容性和实验性的创作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设计人。——刘小康

刘小康高度推介《文学与美术》杂志,可惜只出了两年做便停刊了

刘小康认为香港的设计教育有一个很难教的地方,就是本地的设计历史,“根本没有书籍完整记载,现在的设计老师很年青,或是从外国回来,他们也不了解本地的设计历史。” 他进一步指出设计历史对本土设计的重要性,“理解香港创意文化是怎样发展出来是很重要,这样才不用跟着别人尾巴走。”他向记者推介推70年代的《文学与美术》杂志, 广泛介绍美术与文学,有很多传统美学、设计入门知识,很难得有本杂志专门说那些事,可惜只出了两年。

刘小康表示早在60年代,香港设计已经萌芽,如工业总会提倡设计,到了在1968年还创立Design Council,及后1972年Design Council帮忙成立设计师协会,回头一数,也有40多年历史,是本地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70年代的电影业,仍十分注重平面设计,不论是字型、图片、插图,也经专人处理。

他说,70年代,我还是个中学生,看到设计和创意行业的蓬勃气氛,同时也看到设计的开放,深受大众注视,加剿当时政府举办比赛,很多人都鼓励设计。每个星期有很多活动,不论艺坛、设计、出版都很热闹。他说那时很多事情发生,电影圈畅旺,广东歌兴起,自《72家房客》上映后,大家更意识到粤语片有得做,开始有许冠文、新艺城出现。而且那时香港的政治很稳定,经济、福利措施发展也很好,加上中文运动,中文合化法(从前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变相有很多因素令香港人开始关注‘本土’,创意的人是做什么。

「本土」真是今期流行,有剧场便探讨「本土」的风格,「透过与香港的景观:景物、景色、颜色,引发相关的事物,来剖析香港本土文化面貌,描绘出香港本身的光环。」

他说那个年代有很多不同的创意人汇聚一堂,像外国回来的石汉瑞(Henry Steiner),也有本土训练出来的靳叔(靳埭强)、陈幼坚等,那时很有趣,经济好,发展机又多,所以见到的情况是很正面,很开心,以艺坛来说,就有水墨和新水墨运动两批人,这正正是香港特色——跨界、包容和多元性。

“那时就算讲中西文化融合的设计,各有各的手法去做,变得很多元。因为靳叔是画家,切入点不一样;Henry(石汉瑞)是西方眼光看中国文化元素的外国人;陈幼坚则以商业角度切入”。刘小康说他们各有主张,而不是单单一个风格。 “那时还有从海外回来。像荣念曾,当时剧场专才不多,变相他都是借人来合作,形成出很多跨界举动。如翁维全,借在美国完成摄影课程,回来又是什么事也可以做,设计人才不够,他便做设计。”

以台南大街小巷招牌上的字为灵感而设计的“游南帖”,以及对应的“游南包”,以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街头印象。

平面视觉

包装设计

椅子设计

Pony chair


诚邀设计同行分享干货、文章、报告等
投稿请发邮件 yaqi@gewuer.com
新闻报道及人物专访 804509071
0   9483

文章评论(0)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