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的设计。这句饱含内容的表述,是在与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CEO 苏峻博士、VP设计副总裁刘铁先生访谈时使用频次很高的用语。令你强烈感受到,它已是这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将设计、科技与商业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成功的设计驱动型品牌的设计理念。
在工业设计界,大家喜欢说 “简约设计”、“原创设计”、“个性化设计”。但从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前任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苏峻副教授口中说出: 智米保持克制的设计,则会让你意会到这是一种经历过用设计思维洞穿全产业链后的认知沉淀,是一种把设计师与企业家的角色融为一体后的悟道。
小米公司IPO前,一篇证劵公司的分析报告中这样描述:小米是一家重构了人(用户)、货(产品)、厂(供应链)、场(销售渠道)全产业链的新型科技消费品公司。
这句话精准概括了市场与消费者对小米公司的产品与服务的认知。由人、货、厂、场这4个维度不同却紧密相连的重要元素来观察,可以更本质地理解在贯穿一系列产品规划、研发、制造与销售过程中,“克制的设计” 在智米是如何释放驱动力的。
人
由 BDD 品牌角度看,设计,始终是在创造良好的 “人与人”关系。除了以“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或“用户体验设计”这早已是尽人皆知的准则外,还应包括由人组成的品牌团队。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用户体验不可能达到极致。
用户
智米,是一家设计、制造与销售智能环境电器的科技企业,从空气净化器到加湿器、落地扇、空调、新风机、电暖器、防霾口罩,几乎所有已面市的产品都围绕着 “空气(Air)” 洁净、温度、湿度布局生成,清晰呈现了其 “创造更加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 战略目标。
2017年8月之前,我对智米了解甚少。认知这个品牌,是从担任2018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国际评审委员并参与 Unit 19—香港/中国评审区开始的。
评审中,所有 6 位评委都会代入“消费者意识”,从生活经验与专业设计师两种视角对参评产品进行评价。前一种视角更侧重产品为用户创造可用性、易用性、好用性的新价值,以及是否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后一种视角则更侧重新科技的恰当应用、由内至外的整体设计水平、产品实体品质与工艺的精良程度。尤其是品质,评委们的口头禅 “这是 G-Mark 的质量吗?” 是可一票否决的关键准则。
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获得了全部6位评委的全票,并由评审组长、日本GK设计集团社长朝仓重德提议,推荐为G-Mark 自2014年设立“香港/中国评审区”以来首个金奖候选产品。
这款空调之所以获如此殊荣,一方面由于自2016年开始,小米生态链体系就通过净水器、LED台灯、蓝牙音箱、无人机等多款极简设计的 IoT 产品参评获奖引起了日本设计界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在于“实物评审”的第一天,评委们就分头踩着椅子卸下空调室内机前盖、拿起螺丝刀拆开室外机钣金壳,以极为挑剔的眼光一起从内到外审看了这款产品,对零部件排布与连接、工艺精良性、装配对接缝、转角细节、产品触摸感觉等都进行了吹毛求疵的审查,对这款空调、尤其是室外机的每个细微间隙与角度的规整秩序之美已有深刻印象。而且在“对话评审”环节,智米设计师娴熟地用遥控器、智能手机两种媒介在1分钟内清楚、快捷呈现了产品性能的创新、操控的易用性。
更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是,智米设计师特别展示了安装室内机的挂墙板——以精致的钣金冲压工艺制造并浮雕有安装指引信息。评委们对这块室内机上墙后用户看不到、却对安装师傅非常有用的配件赞不决口:连这块板都做到一丝不苟,产品质量还用说吗?
2017 年11 月1日,在东京举行的G-Mark颁奖典礼上,我在台下目睹了刘铁代表智米公司从评审委员会主席手中接过奖杯与获奖证书的那一刻,成为自G-Mark 于1957年创设以来首个获得金奖的中国好设计产品。
在与苏峻、刘铁的交流中,处处感受到智米对 “用户体验”本质的思考以及品牌的追求。
智米的品牌理念是:做感动人心的家用电器。如何通过设计实现“感动人心”?经过4年磨练,智米已形成了自己 “惊喜体验,环境友好” 的设计追求,并解读为三条准则:
1 深究产品好用、易用、耐用的本质,设计不是为了 “看” 而是为了 “用”。
2 做到极致简单,最好 “一键操作”,老人、小孩都能很容易操控。
3 注重产品感知、操控与体验的传承性:会用一代产品,二代不需学习,三代更加容易。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设计准则,是从消费者、家居空间角度做了同理心的思考:
设计师必须换位思考自己是老人、小孩、是“小白”用户,他们需要什么产品和体验?要有判断与取舍、做减法,才能创造有穿透力的极致产品。
40 年前,中国家庭必备的是“4 大件”,今天已是40大件、100大件。若每件产品都尽情呈现 “外观设计”,必会令生活空间眼花缭乱。许多电器产品忽视用户体验、过度注重花里胡哨的“造型”,操控也太复杂,若一段时间不用,再用时就记不得怎么用了。
因此,智米主张从解决用户体验的“痛点”着手,把创造优异的使用功能和用户体验服务置于首位,由内至外展开设计,构建产品新功能,外观设计则尽可能收敛,形成了 “克制的设计” 理念。
例如,由苏峻带领工业设计团队在做空气净化器专业版时,对各种用户使用场景做了深刻洞察,完全从用户体验出发,产生了两个独有的创新点:一是在白色空气净化器机身上添加了一块黑色的屏幕,拉近了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作为一种密切交互的工具,提升了用户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二是在开关键旁边植入一颗光线传感器,随环境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屏显亮度防止光污染,避免影响睡眠。当你深夜起床的时候,看到柔和的 PM2.5 数值而不刺眼,定会被这种贴心的设计感动。
形成这种设计原则,智米也走过弯路。以获得G-Mark 金奖的全直流变频空调为例,智米设计团队并未因获奖而忘乎所以,在冷静地自省之后,他们认为这款产品在设计上迈得步子太大了,没有很好地“克制”。例如能够呈现完美图形的LCD点阵显示屏的遥控器,虽从设计师角度来看很“酷”,但其操控逻辑与传统遥控器不一样,会让老人、儿童等某些学习能力不够强的消费者操作时感到困惑。所以他们决定在做二代产品时要“往回收”,不仅增加按键数量,还要添加中文,强化其“易用性”。
这种完全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设计原则,在智米纯净型加湿器的设计上更有突出的呈现。它可让消费者拿任何常用容器接了自来水后直接从顶部加水,无需取下和搬动水箱,也可以将水箱可以直接拿走加水,人性化的加水体验让用户感觉非常舒爽。而且,加水时无须顾虑水花会溅到控制面板上,因为从控制面板到内部的电机都做了严密的结构性防水设计,确保上加水的绝对安全。
作为一款 IoT设备,它内置了智米独家开发的水位传感器,既可通过操控面板上的水位指示灯判断水箱的剩余水量,又可通过手机 APP获得水位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加水。通过高效的结构堆叠设计,它也成为世界上相同体积内获得最大加湿量、最大水箱容积以及最小的制造成本的加湿器,且水箱及蒸发组件的清理也非常方便,只需将上部搬开即可清洁。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个由一片片可拆解、表面有小突起纹理的标准化蒸发片组成的蒸发组件,只需用手旋松紧固纽、抽出中轴即可解体,既便于用户逐片擦拭蒸发片上的水垢,又大大提高了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充分呈现了智米设计,平衡各种元素解决问题的设计智慧。
团队
2013年底,小米联合创始人之一、生态链负责人、也曾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师的刘德,找到了曾经的伙伴苏峻,“你出来干净化器,保证你三年干一个亿。”在茶馆里,刘德给苏峻画了张“大饼”。苏峻回家后一夜未眠,次日便应下了这个差事。
2014年初,苏峻辞掉教职(甚至后来还补交了14万违约金给学校),全身心投入由小米投资创立的智米科技并出任 CEO,快速组建团队,瞄准家电消费升级的庞大需求,开启了由空气净化器先行的创业。到第一个财年结束时,智米不仅把这张“大饼”变成了10亿销售额的现实,2015年被估值10亿美元,2016 年 8 月完成了B 轮融资,成为今年 3 月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 4 家 “智能硬件” 企业之一。
价值观相同,是迄今已达210家生态链企业的小米公司需物色创业者与团队的首要条件。智米是个典型代表,创始人具有工业设计专业背景,对如何打造一个设计驱动型品牌在认知与理解上高度一致。
今天,主导智米公司发展方向与产品研发的核心人物有 3 人:
由左至右:智米科技 CEO 苏峻;联合创始人余安兵;VP 设计副总裁刘铁
苏峻 | 智米科技CEO: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曾任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创立过工业设计公司,主持过高铁机车设计方案与artiart 品牌策划及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负责智米公司运营管理、融资、带领设计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定义、产品设计、产品系列化规划等工作。
余安兵 | 智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曾任职知名公司模具部,有着丰富的模具设计制作经验,擅长生产资源协调,负责智米公司供应链管理、质量管控、技术评估、成本测算、采购等工作。
刘铁 | 智米科技设计VP 副总裁: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创立过工业设计公司,先后为松下、索尼爱立信、LG、华为等多个品牌设计过产品; 2015年入职智米科技,负责新产品定义及设计研发工作。
找人、找钱、定战略,是创业界共识的“开门三件事”。苏峻是这样回味的:
找人:理念,追求和自驱力,是智米科技找人的基准,层级不多,更像一个相互协作的小组织,没有刻意用 KPI 去考核。今天看,智米大部分员工均在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呈现出优秀的自我驱动力。主观上大家都想把产品做好,把事做好;客观上创业初期时团队非常小,就像一个链条,哪里断了、慢了,都会被看的清清楚楚,会拖累整个公司的发展,所以团队意识会驱动你努力把事情做好。
智米公司是扁平的的组织架构,团队是在产品快速迭代冲刺中搭起来的。好处在于:沟通成本低,效率非常高,跑的非常快,而且团队极其精干,很多人 1 年就能积累别人 5 年的工作经验。
智米特别看重员工是否具有自驱力。方向明确、平台强大,具有自驱力的团队会自动往前冲,挡也挡不住。拥有众多这样的员工,会令企业的创造力爆棚。这也就是为何智米许多平行的小团队只有几个人却可担当一个传统企业几十号人所做的事的原因。
智米是一家有互联网基因的产品创新型公司, 设计创新能力虽很突出,但必须永不停步。你必须主动迭代自己的产品,用下一个产品打掉上一个产品,尽管上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卖得很好。打掉的原因是你做了微创新,要迅速推向市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你若不主动创新,很快就会被同质化。
找钱:对智米完全不是问题。当下中国,像小米生态链这样的平台绝无仅有。对于有产品情怀、尤其是工业设计师背景的创业者来说,小米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充分释放创造力的空间与舞台。
定战略:效率和流量,是小米生态链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核心是效率,商业逻辑是 “用户需求为导向,流量经营为思路,效率提升为方法”。小米许多产品为何敢卖得那么便宜,因为关注的核心要素是效率和流量而不是利润,用效率来提高流量,有流量规模才会产生商业机会。
创业初期,智米选择新兴的空气净化器进入家电市场,是有战略考虑的。这种产品在技术上并不复杂,零售价格却虚高,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是可用“爆品策略”打开市场的突破口。
我们研究市场发现,所有消费品产业都存在这种现象:比如一双某品牌的袜子,在北京的大商场卖80元,但去袜子工厂会了解到,出厂价才 5-10元。服装行业通行的“倍率”是10倍,电器行业是3-5倍。但当你了解了工厂、渠道、零售等各个环节时会发现,都没赚到钱,整体效率极低。
这种发展缓慢的商业“稳态”在中国家电运转了近30年,导致全行业产品低质。消费者对好产品“升级”的强烈需求,推动改变必将发生。移动互联网使渠道资金周转极快,渠道成本大幅降低,令物美价廉成为可能。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快速构建,加速了这个巨大变革的发生,用小米网作为连接器、以最短的通道直接链接工厂与消费者。把中间环节的水分挤出后,智米不仅把倍率做到了 1.3-1.5,还可以在设计与制造上投入更多,把产品做得更好,而且还有利润,最大程度地惠及了消费者。
通过可被 80% 用户接受的价格、满足 80% 用户需求的好设计来提升大众生活品质,正是 “民主设计” 理念的本质。
4 年后的今天,我对设计驱动的认知有很多新感悟:设计虽然可让企业获得竞争力,但必须与技术、商业融合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外界说智米的产品漂亮,但仅仅漂亮远远不够,两个月后别人也能拿出同样漂亮的产品,可以很快跟随上来。你要有技术支撑、系统支撑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
我们过去认为,设计师有成为企业家的天然优势,可以把产品做好,并很注重用户体验;甚至说教师具有成为企业家的天然优势,因为学习能力强、会鼓动人、协调大组织的能力强。虽然这些都是设计师、教师的优势,但与企业家比还是有很大差异。
设计师更多关注产品的创新、美观、有品味,企业家所关注的却是先要“活下来”,不能仅为了某个情怀去做产品,需要在更高维度上平衡很多事情。企业只有基本盘稳了,创新才能续命进行。
以智米空净化器为例,外界普遍认为能够迅速成为销量第一的原因是产品设计得好,虽然是我主导了这个系列产品的研发设计,但我自己最清楚:这款产品成功的关键是“恰当的时间,在有影响力的平台上推出了合适的产品”。所以产品推出的时机和平台比设计更重要!
当初做空气净化器时,冲劲比规划更重要,并没有做成本估算,一心要做个好产品出来按小米成本定价模式推上市场销售,所以一代做到零售 899元,二代优化到 699元。快节奏能够掩盖很多缺点,如果瞻前顾后,为了一些很小的细节去纠结,最后会节奏和时间不匹配,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上就会滞后。随着团队的成熟,现在的产品设计研发会做更多的规划,包括价位段布局。
这里并非说设计不重要,本来你可能卖 100 万台,设计可让你放大到 300 万台。但生死线却不在设计上。生死线是你的平台、时间点和商业机会。
经历过这些之后,回看中国的设计教育,会发现过去培养的设计师在“视野”与“效率”维度上跳不起来。许多由设计师团队所做的产品真不错,包装、插图都很精致,但因为过于纠结细节,赶不上时间点,比如该冬天推出的产品到春天才弄出来,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设计师必须努力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用设计思维构建品牌的产品、制造与销售整体框架。唯有设计、科技与商业的真正融合,获得商业成功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才能令设计创造惠及大众的价值最大化,推动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品质的提高。
探索成“材”之路:2024 巴斯夫® 小小化学家北京站活动亮相中国科学技术馆
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