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帐号登录

第三方帐号登录

使用邮箱登录

找回密码

全站搜索 传播新资讯,发掘源创意!

文化沙龙中国日报的插画:为传统媒介注入新活力!

2018-08-23  11987

蔡艨,《中国日报》美术部漫画合影,前排左起:马雪晶、石宇、宋晨;后排左起:李旻、蔡艨、罗杰

2018 年1 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了图文消息《视传系毕业生入职〈中国日报〉,手绘插画为传统媒介注入新活力》,很快就达到了很高的阅读量。随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视觉艺术类网站也相继转载了其中的内容,引发了关注和讨论。半年过去了,这些以大幅版面呈现在报纸头版的精美插图,仍然在各大媒体上持续地传播着。

今天看来,文中所展示的三位设计师的作品,在新闻报刊插图领域,不仅展现出了精湛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大众对于《中国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的印象。而这种所谓的“矛盾”,也正是助推其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为传统媒介注入新活力”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仅仅取决于几位设计师的主观意志。外部环境的支持,持续不断的尝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1 新闻插图的风格转向

《中国日报》各个版本的插图和漫画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美术部,版式设计工作则主要由版式中心负责。美术部的主任罗杰谈道:“因为面向海外读者的特殊性,《中国日报》相对国内其他报刊需要更多的自主创作,提炼素材、表达观点。”《中国日报》创刊于1981 年,作为中央主要宣传文化单位之一,“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1]。目前,《中国日报》已经拥有包括中国版、美国版、英国版、欧洲版、亚洲版、东南亚版、非洲版、拉美版、加拿大版和香港版在内的多个版本。

除摄影图片外,《中国日报》的图像内容以漫画为主,每天至少两幅,微信平台上广泛传播的海外版头版插图主要集中在欧洲版(周刊)和非洲版(周刊),每周1-2 幅,而与数据结合的商业图表约每周1 幅。美术部所有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会创作漫画,主力是罗杰和蔡艨,插图主要由李旻、宋晨、石宇创作,商业图表则主要是马雪晶负责绘制,石宇还偶尔负责一些动画产品的制作。

作为新闻媒体中的常见视觉形式,漫画在国内的各大新闻报刊中都是传统的组成部分,《中国日报》也不例外。承载了新闻属性与社论属性的漫画,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对时政进行评论,特点是夸张和讽刺。《中国日报》的漫画在国内报刊中水准很高,以罗杰为首的创作者们频繁摘得业内奖项。

罗杰,《中东闹钟》,2003 中国新闻奖漫画一等奖

罗杰,《如影随形》,2014 中国新闻奖对外传播类二等奖

李旻,《微信控》,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三等奖

罗杰漫画作品

蔡艨漫画作品

《中国日报》的插图内容,在2000 年李旻进入报社之前是没有的。2007 年报纸扩版到24 版,版式设计也经由国外的设计专家进行了调整,对图片的需求量猛增。一方面,报纸需要更多的漫画;另一方面,时任美术部主任的李正明提出了头版插图的设立建议,这无疑给插图的创作提供了舞台。

头版插图的创作,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格尝试。最初的头版插图,在版面上所占空间虽然比较大,通常能达到半个版以上甚至整版,但没有将位置和构图固定。图文的排版相对比较灵活,除了常见的横向竖向矩形构图方式外,对角线式、中心放射式、三面包围式、S 形、L 形等也频繁出现,标题与新闻报道文字的位置会根据插图的构图进行调整。同时,在画风上,更接近西方传统报刊插图的表现手法——以写实的人物为主,略带夸张,这类插图的代表是美国的知名插画家诺曼·罗克韦尔(Norman Rockwell)的作品。这个阶段《中国日报》的头版插图,对应的是较为具体的新闻内容,观点性更强。

李旻在《新闻的视觉印象——谈报纸头版新闻插图艺术的创作》一文中归纳报纸头版新闻插图的创作方法时,就把幽默夸张放在了第一条,因为“经常需要运用夸张和诙谐幽默的手法阐述新闻主题,令原本冗长枯燥的文字表述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后来,李旻和宋晨也尝试过其他的风格,比如剪纸风、扁平化商业插图风等,但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

李旻,《中国日报》海外版头版插图早期作品

今天我们所见的头版插图的风格,应该是从2017 年初开始形成的。当时李旻出于个人的兴趣在故宫博物院报班学习工笔画,受到这种传统绘画手法的影响,她在之后的插图绘画过程中便开始注意勾线,用线条作为造型的方式。后来,纽约的中国插画师倪传婧因为登上了福布斯“30under 30”艺术榜单而在中国广为人知,其极具视觉冲击力又带有中国元素的插画作品也影响到李旻,她开始从工笔画和倪传婧的画法中汲取营养,尝试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2017 年年中,宋晨休假结束回到报社,两人一起继续探索和完善插图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这时候的欧洲版和非洲版头版版式,已经变得相对固定,插图基本占据版面的主要位置,底部是相关的标题和简要的内容提示,右侧留有较窄的一栏,刊载一条其他的新闻。虽然版式的自由度不像之前那么大,但是相对固定的位置、尺寸,让插图的构图更趋一致,整体感更强。

宋晨觉得,“现在这种风格之所以张歌明老师会推广,是因为它把中国传统的一些表现方式与现代的审美和色彩流行趋势结合在一起,有创新”。正如她所说,现在《中国日报》欧洲版和非洲版的插图,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又兼具当今插图的现代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装饰性很强,又因为大幅的版面空间,形成了很d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李旻2018 年1 月的作品《自行车王国的重生》(Bicycle Kingdom Reborn),描绘了城市中几位年轻人骑行的情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两位城市装扮的年轻女孩和两个身着专业骑行服装的男孩分别处在近景和远景,人物的神情放松而自然,脸庞、发丝、衣纹的处理让人联想到国画的表现手法。小路的浪漫色彩和道路两侧作为背景的花卉植物,清新淡雅,色彩的过渡近似晕染的效果,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整个画面色彩柔和、饱满,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宋晨的风格相对而言更加硬朗,善用色彩对比,动感与视觉冲击力很强;同时,也注重用线条塑造形象和装饰性的布局。她们这一系列颇能体现中国视觉审美特点的作品,恰巧与报社“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旨相吻合,便延续下来。

李旻,《中国日报》海外版头版插图,2017-2018

因为欧洲版和非洲版主要的读者群分别是这两个大洲的人群,因此,李旻和宋晨在构思插图的过程中,会从造型和表现手法上去想有哪些东方的元素,如何用现代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但她们也认为,中国的文化是“骨子里的”,即便不刻意强调,也会从画面中流露出来。

在创作流程和审核方面,相较于政治把关严格、给人“挫折感很强”的政治漫画创作,头版插图的流程相对简单得多。一般是编辑给主题,美术编辑画草稿(李旻、宋晨),编辑审核通过,再完成插图创作就可以了。创作一幅头版插图,大概需要2-3 天的时间。当然,现在比较顺畅的合作也经过了一个磨合的过程。李旻说:“开始的时候没那么容易,会有两个编辑同时跟你讨论怎么画,说完题,马上要回复想怎么画,编辑的思想会左右你比较多。后来磨合得越来越好,创作就得心应手了。”而双方在一开始常常在怎样将主题视觉化上存在分歧。“我们会想这个东西入不入画,美不美,适不适合画,但编辑不这样想,他们会更多地根据内容限定画面的元素”。思维方式的差异确实会影响插图的创作自由度,因此,编辑思想的灵活性,意味着给插图创作者提供的发挥空间是大还是小。正如罗杰所说:“编辑是我们的上限,有时候我们创作欲望与能量满满,但会被编辑所限制而表达不出来。”毋庸置疑,《中国日报》目前的头版插图之所以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也得益于编辑所提供的较为宽松的创作空间。

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的作品中,除了头版插图,还有马雪晶的商业图表作品。虽然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插图作品,但马雪晶在工作中受到李旻和宋晨的影响,尝试将带有大量数据、原本抽象和枯燥的商业新闻与插图相结合,并结合版式来做,让信息变得直观,让版面更具美感,因此就有了现在的商业图表。比如,配合关于表情包产业的新闻,马雪晶结合插图的形式将2017 年微信表情商店中的艺术家作品数据呈现出来,手机屏幕上的数据、代表艺术家的表情作品不仅让数据的可读性更强,视觉效果也更加丰富、有趣。不过,这种结合也有较大的难度和局限性,比如数据到手的时间晚、数据的反复修改影响了构思和创作的连贯性;插图配合信息数据,容易使画面显得杂乱、主次不分;插图的使用受限于内容,难以再次利用,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雪晶也在尝试将插图部分与信息数据部分做一定的分割,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作品的转引率,让插图发挥更大的价值。

马雪晶,《中国日报》商业图表

正如张歌明在分析《中国日报》插图引起关注并获得业内及大众认可的原因时所说:

“几种因素促成了这种结果:一是李旻她们画得不错,又能形成一个小团体;二是外部环境能允许她们继续画下去;三是国内外这种做法不太常见,所以《中国日报》插图的特色就凸显出来了。”

2 插画的艺术价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张歌明,是促成《中国日报》头版插图广泛传播的人。不仅如此,多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到《中国日报》工作,也是经由他的推荐。李旻是他本科期间的学生,而宋晨和马雪晶,都在研究生期间在他的门下就读。张歌明与学生们定期聚会时,学生们会带来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展示、评点。在几次聚会中,张歌明已经见过这几位学生的作品。后来,他从老同学、《中国日报》曾经的美术部主任李正明那里看到了几位学生新的一批作品,觉得很不错,便让她们集中整理,通过系里的老师做成微信图文消息,推送出来。

在这篇微信消息中,张歌明写道:

“长期以来,插画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认识,作为文字的附属,它永远都是临时添加的补白物和无足轻重的装饰品。似乎一夜之间,《中国日报》的变化让人们重新看到插画的功能和价值。报纸勇敢地提供了大幅的版面,为艺术家开辟出能够展示才华和挥洒能量的场地,一幅幅优美、清新、生动、时尚的插画也使报纸充满了活力。”

张歌明认为,《中国日报》中的插图,已经让报纸拥有了收藏价值。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因为上海《文汇报》登载黄英浩等几个画家的插图作品而去收藏这份报纸。再往前看,晚清时期盛行各类画报,最有名的《点石斋画报》正是因为大量插图而深受大众喜爱。[3] 与这两类报刊插图所具有的时代性相似,《中国日报》的插图之所以为人所喜爱,与其风格的时代性息息相关。这些作品融入了当今的插图创作语言,其形象的当代性与配色的流行度符合我们当下的审美偏好,因而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喜爱。《中国日报》欧洲版的编辑也反馈说,这份报纸与欧洲其他同类报刊相比,辨识度非常高。不过,可惜的是,欧洲版和非洲版的读者对于插图的反馈,目前比较缺乏。谈到插画的艺术价值,张歌明认为,插画的创作空间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对于其艺术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插画一般跟随文字,会受到内容的限制,现在《中国日报》的插画已经跟《纽约客》的封面插画有点像了,是相对独立的,它跟文字仍然有关联,但自己的创作空间相对更大。这样对插画是有好处的,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因为受文字影响的时候,艺术价值是有所损失的,而自由创作的时候,艺术性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宋晨,《中国日报》海外版头版插图,2017-2018

张歌明提到的“独立性”,还体现在插画的适用性上。此前,《中国日报》的插图曾经有过纯手绘的阶段。因为不易更改,这样的作品基本上只能配合当期的新闻内容,其他的内容想再次使用时,就会受到限制。现阶段,《中国日报》的插图作品基本上是手绘线条,电脑上色。这样,插图在面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时,容易更改,更加灵活,因而,独立性也就更强。

《中国日报》头版插图的出现,不仅仅是个案。在这个被图像充斥的“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浅阅读、碎片式阅读愈发普及,多种传媒介质的出现让阅读载体有了更多选择。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内的媒体越来越重视如何利用图像丰富文字内容、提高可读性,进而吸引读者。国内如《南方都市报》、凤凰网、安徽卫视等媒体经常利用插画报道事件、解读新闻;国外更具插图使用传统的《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媒体更是不断地利用插图丰富自身内容,构建品牌辨识度。

正如知名书籍设计师、李旻的硕士导师吕敬人曾经说过的,“美书,留住阅读”“ 建筑设计是让人们拥有‘居住的欲望’,书籍设计则是让信息在书筑中得到诗意的栖息,并赋予读者‘阅读的动力’”[4]。同为纸质媒介的传统报刊也正在借助图像来留住阅读。吕敬人还乐观地表示:

“感谢当今风靡全球的电子时代,为书籍设计者提供沉静下来做书的机缘。展现‘书之美’,旨在推动做书人为读者提供‘读来有趣,受之有益’的读物,重新提升全民阅读的温度。”[5]

同理,在面对电子阅读媒介冲击之时,《中国日报》的插图,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回应。插图创作者追求作品的完整性、系列感,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与追求短平快的新媒体图像有所区别。她们更希望“沉淀优秀的作品,让其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据称,已经有不止一家出版社表示了将《中国日报》的插图集结出版的愿望。而美术部的的团队,也曾经依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推出过以城市为主题的插图图册等美术产品,希望挖掘出插图作品更大的价值。

3 插图与传播

在报刊插图的发展史上,塑造公众舆论、开启民智一向是插图颇为重要的使命,但这种功能的插图一般是针对本国的大众读者创作的。与针对国内读者传播不同,《中国日报》海外版面向海外读者,头版插图的主题现在基本可以概括为“对外传播中国声音”,主要是介绍中国发展成就和国际交流情况。其传播目的与上述几种显然不同。现在《中国日报》海外版的头版,无论是呈现经济趋势、技术发展,还是生活变迁,更倾向于用插图直观地呈现一幅图景,渲染一种氛围和情绪;同时避免较为生硬、直白的“宣传式”话语,让“中国声音”更加亲切、柔和。这也是在表达观点方面,插图与文字相较而言的一种优势。而针对目前的传播目的,装饰性风格与写实风格相比,更存在一定的优势。简练的造型、明快的色彩、强烈的对比、饱满的构图、主观的情感表达,比基于写实手法的表现形式更强调形式美感,更具节奏和韵律,在主题与观点的表达上也更加委婉。

石宇,《中国日报》插图

插图在普及大众审美、满足其审美需求方面,一直以来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19 世纪末,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便是通过印刷媒介得到了普及。当时由于石版套色印刷技术的发展,海报设计蓬勃兴盛。“海报是商店、餐馆和咖啡店等进行宣传的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漂亮的手段,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它们生气勃勃地出现于墙面上、建筑中,以及各种亭、摊上”。[9] 在摄影广泛普及和电影出现以前,各类报刊上的插画、广告画,便是大众最易获得的消遣。这次《中国日报》的插图受到广泛的传播,也得益于它们出现在报刊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体上,而非美术馆或专业的媒体之上。对此,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传统纸媒的视觉呈现已经滞后于大众的审美需求了?

4 学院传统的体现

《中国日报》插图受到关注的原因中,还有一个是三位主要的创作者李旻、宋晨和马雪晶都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她们的作品也投射出学院培养的痕迹。

教授插画、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等课程的张歌明老师说,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一向强调图案的训练,“一方面强调中国古代的传统的视觉形式,另一方面又学习借鉴西方现代的表现手法,张仃、张光宇等老先生都是如此”。在他上学的时候(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学院会安排四次图案课程,按风景、图案、花卉、人物等门类分别授课,每次都至少四周。张歌明认为,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象的表现形式提炼,进行装饰性的、抽象的表达,“这个过程对学设计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是视觉语言的一种转换”。现在这些内容都归纳成视觉语言系列课程。李旻等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受过这类的图案训练,也接触过学院比较有特色的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比如临摹敦煌壁画等。这些都对她们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忆起学院从基础性训练到比较深入、专业的学习内容,李旻认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

“现在创作的时候会发现,潜意识里会想到以前学到的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画这个东西不是没有理由随便乱画的,而是头脑中有一定的理念支撑的,画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就会得心应手。包括老师带着做商业上的创作训练和经验,都是很珍贵的过程”。

学院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对待设计的态度也令她颇为感动,她的导师吕敬人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展览和比赛,希望让好的作品有更好的展出机会。他的一些教导至今仍然在打动和勉励李旻,比如他说过的“走得慢才走得远”。

宋晨则提到了“清华的精神”:

“从清华美院或者说清华出来的学生,身上会有一种精神,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想把一件事做好的态度,都有一种精神支持我们。而且现在报社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有这样一个团队,创作的氛围也非常好。”

马雪晶说:

“我们在学院的系统中学习,真的会带有学院独有的风格,受到张仃这样的大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之后,我们在团队中会相互学习,比如另外两位就带动了我去学习。但是我也发现自己在学习的广度上、视野上存在一些问题。”

勤于反思的她认为,除了专业,一个人在社会中还需要更全面的认知水平,需要有开拓性,这也有利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自我。

在对《中国日报》插图的评论中,除了赞美和褒奖,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留言说工艺美院的风格很明显,有人说能看到倪传婧的影子。美术部的团队面对这样的声音也进行着反思。一方面,他们对于自己风格的探索和打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对于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对于如何在具备整体性的同时避免同质化等问题上,也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5 结语

《中国日报》海外版的插图不仅为主流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在阅读载体有了更多选择的时代,传统媒体在视觉呈现形式、阅读体验设计上的探索。《中国日报》美术部的年轻创作者们,依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时代敏感性,对插图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诠释。虽然这个结果得益于多种外部条件的支持,我们仍然能看到,他们在被限定的创作边界内,追求极致的努力。另外,这个案例也启发我们,插图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受众时,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与价值取向。传统媒体在面对时代的挑战时,应时而变,以匹配读者的审美与阅读需求,对于其实现传播目的与形象塑造,是颇为必要的。




诚邀设计同行分享干货、文章、报告等
投稿请发邮件 yaqi@gewuer.com
新闻报道及人物专访 804509071
1   10418

文章评论(0)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