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者 ( 公众号gewuer-edu )
今年春天,吉利博瑞正式上市,作为吉利的“第三代产品”的首款量产车,在其尚且名为“GC9”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受到不少网友以及潜在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而目前每月4000台左右的销量也使得它稳稳摘得了中国品牌中型车的销量桂冠。时隔半年后,吉利另一款“第三代产品”——博越,也渐渐出现在了公众面前。虽然截至目前官方曝光的图片数量并不多,但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完美的继承了博瑞的“高颜值”,今天我们来到了吉利位于上海的设计中心,与博越的设计团队聊聊这款车背后的故事。
吉利在全球拥有四所设计中心,分别位于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美国洛杉矶,此外,吉利设计中心拥有3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彼得·霍布里先生就是这整个设计团队的“老大”。
上海和哥德堡的设计中心更多承担大型项目的设计,比如吉利博瑞以及本文的主角博越。而巴塞罗那和洛杉矶设计中心则更多的是为前者输送一些创新想法。其实在我眼里,设计师都是如同艺术家一般的存在,都是将自己或是品牌的想法通过具象化的方式传播给大家。
众所周知,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除了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底外还需要灵感,设计师亦是如此,而在上海的设计中心的走廊内则挂着各种摄影作品以及其他汽车品牌的优秀设计案例。当然,根据吉利的设计师介绍,这些作品只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并不会对其进行抄袭或是借鉴模仿。而实际从博瑞以及博越的整体设计来看,原创度确实很高,并没有模仿的痕迹。
另外据彼得所说,在3年前,在瑞典哥德堡的设计中心仅6名员工,在一间租来的小屋子内进行办公,恰巧上海设计中心当时也只有6名员工,而时至今日,吉利设计中心已经拥有非常强大并全面的团队,并有来自19个国家的同事一起工作。
Peter·Horbury(彼得·霍布里)在加入吉利设计团队之前,曾担任过福特汽车集团首席设计总监,包括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以及沃尔沃的多款车型都由他操刀设计。而在09年,彼得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造型设计副总裁,并创造了沃尔沃时尚流线型的设计风格并被延续至今。
2011年,彼得正式加盟吉利汽车,组建了一支由各国设计师构成的设计团队,该团队的首个作品便是在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的KC概念车,同时这台概念车也是吉利博瑞的前身。Guy Donovan Burgoyne(下文简称盖)则担任吉利上海造型中心的设计总监。他在汽车行业从业了24年,拥有相当丰富的设计经验。而在加入吉利之前,盖也是沃尔沃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主要负责Cross-Country系列车型的设计。
王峥——吉利上海造型中心前瞻设计高级经理,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王峥拥有20多年的设计领域从业经验,而在过去的13年中都主要负责汽车设计工作。此外,王峥也是博越的外观造型主设计师,在下文中我们会详细聊聊博越在外形上的设计理念。
博越的内饰则由Justin Scully负责设计,他时任吉利上海造型中心内饰高级设计师,拥有18年的汽车设计从业经验,在加盟吉利之前,他曾就职于沃尔沃,参与了S80、S60以及XC60等多个项目。
此外,材质和颜色也决定了一款车的感官品质,另一位中方设计师胡仁义作为颜色和选材造型师也为博越的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如上文提到的,吉利的第三代车型,也就是博瑞及博越目前正在使用吉利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其灵感来源于猫科动物。彼得也坦言,在之后的吉利车型中都将采用猫科动物的设计灵感。
而根据设计师们所说,在博越尚不具备雏形前,他们想要打造一台兼具力量与优雅的SUV车型(原话:strength and elegance),而猎豹则恰恰与之相吻合,这一习性凶猛的猫科动物体态颇为优雅,但却又极具危险性。
当确定了大致方向后,设计师们大量研究了猎豹在各种状态下的体态特征,从而发现无论它们是在奔跑,还是站立,两个肩部的点始终是固定的,与重心呈倒三角形状态。另外由于SUV车型的视觉重心较高,如果需要营造出不怒自威的视觉效果,车头的造型相当重要。而设计师们发现,如果将腰线设计在中央偏上,61.8%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恰恰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 更容易被发掘的中国元素
霍布里先生一直强调在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那么问题来了,外国设计总监加上很多外籍设计师,如何可以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中国元素汽车设计呢?
霍布里先生对这个问题似乎胸有成竹,他强调自己是英国人,生活在瑞典,在沃尔沃时期能带领设计师把北欧的元素提炼出来,应用到沃尔沃的设计当中。而在福特工作的时候,他又能够准确的把美国的个性也寻找出来,放到福特北美市场的车型中去。霍布里先生表示:“我也希望在吉利中心的这些国际成员能把中国元素寻找出来,应用到吉利设计当中去。 ”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来中国,远比中国人看中国元素看得更准确。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很不一样,更能吸引到我。中国人本身生活在这里, 反而可能不会特别注意到这些元素,因为习以为常。”
如今不少成熟的汽车品牌已经散发出特有的气质,或者说,一眼可以看出这车是德系、日系或者美系,这就意味着设计的灵魂已经完全融入,未来的中国系汽车会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霍布里先生回答比较谨慎:“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会针对细节来做设计,现在会慢慢向外观推进, 推陈出新,在车的设计上更多的融入中国元素。”
>> 超前审美面向未来的眼界
与霍布里先生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到这位年纪已过六旬的设计大师其实心态很年轻,经常会有一些“活泼”的举动。这也不难理解,设计师需要有前瞻性,对审美和设计的眼光都要往后推几年。“不然我们的设计一上市就过时啦!”霍布里先生解释道,每当推出一款车,大概需要七年,设计不可能仅仅是符合当下最流行的设计潮流,这样很快就没有关注度了,不能要这样的设计。
“有时候签字的时候写下日期,都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意识好像都在五年以后一样,其实才2015年。”这种感觉对于活在当下的我来说只能理解,不能感同身受。我们不能忘了吉利还有不少在售车型,我比较关心它们的未来。“放心,在上海,我们已经在同时做三十款不同车型的大改款设计,还有九款车型设计在哥德堡进行中。不少改款车型会在2016年及未来的几年陆续亮相。”吉利的全新车型博瑞和博越都可以说是第三代吉利车型,而那些改款车型的设计是否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也十分值得期待。
>> 中西方对汽车前脸的不同认识
我很感兴趣地问了霍布里先生第一次来中国的经历,“我在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中国,是去天津,有一个卡车的设计项目。”那次来中国,让霍布里先生对中国的汽车外观审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据他介绍,当时他们团队给到中方的设计方案都被否了,主要原因是它们设计的前挡风玻璃的面积太大。“我第一次意识到中国人对汽车前脸的认识和西方人不同,我们把前挡风玻璃当做是一台车的眼睛,就如同皮克斯的动画片《汽车总动员》那样;而中国人更喜欢把大灯看作是眼睛,整个前脸都在车头,挡风玻璃是被忽视的。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课题。”这就影响到中西方的消费者对汽车前脸审美的差别,这在设计更符合东方人审美的前脸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 最满意的设计:The next one
当问及霍布里先生最满意的一款设计时,他很鸡贼地回答道:“The next one.”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上一代沃尔沃XC90是他比较满意的设计。
霍布里先生只要在中国,就会一直关注身边的中国元素,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是他在餐桌上很轻松却很有底气的一句话:“I hope you will take pride in buying Chinese cars.”
自从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但我感觉自主品牌车企里面,长城哈弗是最立竿见影的,他们定位清晰,迅速的占领了SUV市场。
汽车设计及其复杂,能把中国元素运用好也是很困难。不过能看到吉利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