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会 《2017设计与人工智能报告》重磅发布 | 在设计领域,谈谈人脑与机器的更深层关系

格物者 2017-04-27   6047

文章来源:特赞

就在刚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 UCAN 用户体验设计峰会上,由“同济×特赞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撰写的《2017 设计与人工智能报告——人工智能与设计的未来》正式发布,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特赞、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也许他们都会成为设计和人工智能研究史上不可略过的名字)共同发布此报告,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设计工作和设计相关行业的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范凌博士在阿里巴巴 UCAN 用户体验设计峰会上演讲

更重要的是,本报告完全公益,可以在  sheji.ai  网站上免费下载。

本次报告的负责人是赞友们非常熟悉的特赞创始人范凌,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也就是“同济x特赞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认为:“设计的工作不追求确定性,反而是受益于不确定性的。设计的人工智能并不以获得合适的答案为目的,而可以创造不确定,进而对设计师形成启发。人创造的瓶颈是人自身的经验、逻辑和方法,人工智能可否帮我们超越我们的经验或者逻辑或者方法,从而让人的创造进一步释放呢?”。

设计需要创造力和感情,恰好应该在智能时代扮演更重要的链接人工智能和人性的角色。因此,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远远要比工作取代关系深入和复杂,由此,我们开始思考“人机共生的设计未来”。

报告概览

报告在设计和人工智能的讨论中避免使用隐喻威胁的“替代”概念,而提出“脑机比”(即人脑与机器的比例)的概念:对于很多工作,也许会由于机器的成分越来越大,所以人脑的成分会越来越小,因此脑机比无限小,人类的价值无限小。而另一些工作,即使机器成分变大,人脑也在变大,甚至机器的成分越大,也会造成人脑的进化甚至释放。设计肯定属于后者。

整个报告包括四个部分:

1)工业 4.0 和设计:“人工智能”作为政治、经济、技术和人文条件对“设计”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设计需要人工智能:“设计”是否可以用转化为“计算”的问题?局限和机会是什么?

3)人工智能设计的产业实践:数据、算法和智能对设计所服务的不同产业发生了什么影响和改变?

4)人工智能建构设计未来:“人工智能” 带来什么新的设计师角色和设计问题?

报告背景信息

《设计与人工智能报告》通过对学术文献、技术资料和产业案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专家采访、趋势预测、劳动力再分配观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第一次对设计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问题进行建构,希望帮助更多设计师为人工智能时代做准备。这份报告回顾了几十年来设计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学术文献,调研访谈了 100+ 个智能设计案例,采访了 50+ 位设计专家、人工智能专家、法律专家,发放并回收了 1000+ 份调查问卷。

报告主体

这份报告的发布是“同济 x 特赞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系列研究的开始,实验室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特赞信息科技联合发起成立,致力于数据、算法、网络和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应用研究,通过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教学,培养新一代设计创意人才,并与成熟和初创的科技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创的转化。设计技术学者和互联网创业者范凌博士担任实验室的主任。他是哈佛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硕士,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s)和美国阿斯彭学会中国会员(Aspen Institute China Fellow),他也是特赞 Tezign 信息科技的创始人和 CEO 。

查看更多[设计大会]的文章

0   4478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