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纽约的摄影师Paul Barbera,一直为《Elle Decor》、《Wallpaper*》、《Vogue Living》等知名杂志社供稿。
在2011年,他探寻了很多日本知名设计师的工作室,试图去揭秘到底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下,这些日本设计师能够产生如此令人惊叹的创意与灵感。
后来,Paul用一本书记录下了这一切,这本书名叫《Where They Create》。
他用细微和真实的镜头捕捉,给人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32个设计、建筑、时尚、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工作室被收录书中,其中也包含原研哉、隈研吾、伊东丰雄、安藤忠雄、Nendo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师的工作场所。
你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冷冰冰的建筑、特别的结构与光影效果,更多的是Paul用他敏锐的镜头所刻画的,设计师融入其中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高桥理子
名和晃平
正在设计服装的“高桥理子”和与团队沟通的“名和晃平”,他们专注于工作时的神情被Paul的镜头准确的捕捉。
再来看看在他的视角下的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他有用不完的能量,以及一片一片的“书墙”。
——Paul在书中对安藤如此评价
回顾安藤忠雄的人生,也和他的工作室一样,仿佛开了挂。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木工、货车司机,甚至还成为了职业拳击手。后来用打拳赚来的钱环游世界,观摩学习各色的建筑。之后,就凭着这股子韧劲,一个从未受过正统训练的“建筑师”,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而安藤工作室的由来
也有个值得说起的故事
眼前的这幢建筑原本只是个狭小的居民住宅,是安藤为一对夫妻设计的居所。客户对这里的期许是使用面积正好合适两口之家。可就在建筑完工之际,这对夫妻怀上了双胞胎,升级成四口之家的他们顿时不知所错。因为这里实在是太狭小了啊!
于是,安藤就借机买下了这幢住宅楼,改建升级成了一幢7层楼高的(地上五层、底下两层)属于他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对于安藤并不是完美的。由于朝向开口问题,工作室冬冷夏凉,并且经常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所以他也时常抱怨。
但这些不完美的缺憾并没有影响他投入工作时的热忱。
这个爱抱怨但又不忘认真工作的安藤忠雄,在paul的镜头中变的如此生动,再也不是让大家理所当然产生距离感的知名设计师。
同样的,在他书中的原研哉,也不再是当代举足轻重的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他仅仅是一个专注于工作、专注于设计的老男人。
原研哉
Paul对原研哉工作室的评价是,你会觉得他将一个博物馆搬进了工作室,那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簇拥极简主义的原研哉,对于工作室的设计自然也遵循了他的设计规范。
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表里如一的工作室,也有些设计师会让你出乎意料。没有办公桌的藤本壮介,只因为他喜欢在工作室里游荡与指导团队的工作;
作品及其规整、干净、利落的伊东丰雄,工作室却凌乱不堪;忙到不可开交的隈研吾,在工作室里也不忘设置一个咖啡角拥抱生活。
藤本壮介
伊东丰雄
隈 研 吾
而从有条不紊的Nendo工作室中,你可以感受到佐藤对于凡事都要做到万全准备的那份执着。
Nendo工作室
还有不论是暗喻茶道之妙的森万里子,还是帮助海啸后灾民的Torafu Architects工作室,Paul都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这些设计工作室立体的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感受到设计师或者艺术家那份有血有肉的人生情怀。
森万里子
Schemata Architects工作室
Torafu Architects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