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区举办“海峡两岸青年设计论坛”,论坛由大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邀请两岸知名设计师、学者,以“社会·创新·设计”为主题,就社会创新设计的理念、实践和发展趋势、设计创业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两岸设计产业的交流和发展。
关于社会创新设计要说的:
社会创新设计教学目的——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回归
纵观国内大学四年的产品设计教育,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产品改良及创新作为创意的着眼点。多以提升产品档次,附加设计的文化内涵作为提升设计含量的手段。衡量设计好坏的标准也由“设计”的本身要素转变为是否符合商业化的运作,是否赚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设计教学中,模仿商业化设计及运营模式成为高校与社会接轨的主要途径乃至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就目前国内商业化设计而言,无外乎是如何提升产品的档次与附加值,更多地将目光停留在如何将产品设计得更奢华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即使打着回归朴素的设计文化口号也掩饰不住对奢华的追求对虚荣的俯首。在此教学模式下,当教师自喜于培养的毕业生多么受企业的欢迎,当毕业生满足于为企业又赚取了多少利润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片刻,反思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否已在将金钱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商业设计中遗失了对设计本源的诉求?
设计师不仅需对企业负责,更应该对社会负责。无休止的过度设计虽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带动企业持续发展,但从宏观角度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此行为正威胁着本已岌岌可危的地球资源。追求经济的发展与避免设计过剩也许在某种角度很难取舍,他们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但作为设计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一些岌岌可危的资源环境现状正是我们亲手“设计”出来的。
在生活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中开设“社会创新设计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们以设计师的道德观来重新审视设计的目的与职责。将设计还原到提高生活素质与质量,引导健康与良好的审美及消费标准的设计本源状态;同时希望学生们以环保绿色的角度反思当代的商业设计,以及为一些弱势群体设计一些朴素善意的生活必须用品。
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
我们强调功能第一的原则,任何锦上添花的修饰假使不能解决实际功效或在情感的功能上起到作用,都会显得矫情和多余,会被我们在方案讨论的过程中被否定。最为直接地解决问题,设计手法及风格必须服从于功能,这是公益设计“功能性第一”的特点所要求的。我们强调产品“物质”功能的同时,也应重视“精神”功能的设计。
公益产品不能是“概念设计”
公益设计不同于概念设计,它需要更多的务实。以往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创意是关键,能否投产则放在次要的位置,或将无法实现的功能统统交给高科技,以效果图的方式一带而过。此次的希望工程项目最终的设计目的需要能够生产实际的产品,这样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学生们考虑产品可以投产的可行性,避免高科技的未知因素影响产品的实施。
我们不排斥高科技,鼓励现有科技与现成技术的整合,一些非常成熟的科技技术乃至成品配件在淘宝网站或阿里巴巴网站都有批发销售,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技术与设计整合,既降低成本也具有可实施的价值。这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设计方法。
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
因地制宜的材料运用,强调材料以及工艺技术就地取材的原则是为产品公益设计降低成本所考虑。
公益产品更需要成本核算
公益产品的生产投资大多依赖各个企业或组织的爱心资助,这些资助的善款相当有限,怎样在有限的资金下完成公益产品的生产制造,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初确定严格细致的产品成本核算。所以功能问题成为设计的首要任务,至于设计装饰风格等过于消耗生产成本的手法则将舍弃。材质的耐用性也是我们考量的范畴,公益产品不同于时尚产品的更新周期,它要求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样在产品设计中结构以及材质等影响到使用寿命的因素都将引起重视。控制成本的公益产品不是低质伪劣产品,而是要求最简洁的功能及使用操作方式,耐久的材质及操作结构。
公益产品中向上的精神引导大于公益的给予
作为设计师,我们在公益活动中所能做的并非仅仅提供需要帮助的人群所需的产品及工具,也不限于满足其物质的需求,“雪中送炭”只可解决一时之需。有另一种设计需要我们尝试,那就是如何以产品的形式,将某种积极的精神和状态融入到产品中,使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能有尊严有梦想地活着,快乐而满怀憧憬地追逐着各自的梦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2011感动中国”获奖者张平宜来自台湾,她放弃富裕的生活投身到四川凉山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她介绍说,那里的孩子被外界歧视大都活在自卑中。为了满足孩子们没有看过节日烟花的愿望,她答应孩子们在他们小学毕业的那个夜晚为他们燃放烟花,她说,这不仅是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更希望让他们牢记——昂起头!仰望,才能看见夜空中最美的烟花。
以上文字摘自论文《质朴的善念》,刊登于《装饰》2013年第三期